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

2024-05-19 18:33

1. 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

八大  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即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为把社会主义建设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上来奠定 了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了改革开放的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

2. 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 求学霸解答~

八大  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即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为把社会主义建设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上来奠定 了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了改革开放的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3. 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两次会议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结果怎样

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当然,由于实践的时间还很短,理论上和思想上还不可能很成熟,许多新的观念和方针还不可能牢固地确立并取得深刻的共识。许多新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没有充分付诸实施,很快又发生反复。但是,八大对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的探索,毕竟取得了初步成果,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两次会议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结果怎样

4. 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各有什么重要作用?

  八大"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道路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的大会。


  一、"八大"运用马列主义原理,结合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战略决策。"八大"在分析了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国内主要矛盾发生的巨大变化后,得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的结论。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虽然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但


  已经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降为次要矛盾。因此,党的工作重点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大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以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党的工作重点及时的战略转移,是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作了马列主义的科学总结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一论断是基于对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大跨度回顾总结的科学结论,蕴涵着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认识和新决策,不仅把党和国家从危难中拯救出来,使社会主义中国走向繁荣复兴,而且也影响和改变了世界。它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端。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和重大意义,有利于更好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思想束缚,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十年动乱结束以后,出现了迅速消除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状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使党和国家重新走上正规的有利契机。可是,由于受“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影响,未能从根本上着手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是继续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框架内“抓纲治国”,结果导致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于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担负起了从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对以往“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清理,制定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历史性转折的重任。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批评和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恢复和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的口号,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作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这是党在政治路线上最根本的拨乱反正。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纪法规,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反对个人崇拜,强调加强集体领导。着重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任务,认为当前特别需要强调民主,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健全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会议还有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对中央领导机构作了重新调整和加强,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这就为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确保历史转折的实现提供了根本保证。

  这次全会还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会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调整社会关系,落实党的政策,使很多人政治上获得了新生。这也使党放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深刻铭记惨痛的历史教训,从此沿着正确的道路轻装前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反思如何摆脱困境和危机,拉开了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序幕

  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摆脱贫困落后、实现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30年以前,我们国家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人民生活水平很低,粮食和日用消费品凭票供应,农村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穷则思变。正是这种贫困落后的状态,引发了深刻的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僵化封闭不是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所以,着眼于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

  全会根据国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强调要调整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切实做好综合平衡、纠正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制定了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用以搞活农村经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会议还针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权力过于集中的严重弊端,决定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地改革。主要是:应该大胆地下放权力,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应该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应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这些思想指出了改革开放的方向和任务,是党确立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全面改革的重要方针的开端。通过这些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起来。以此为标志,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序幕拉开了,神州大地春潮涌动。全面改革的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势不可挡地展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西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起点

  探索符合本国情况的建设道路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毛泽东率先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课题,并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近20年的艰辛探索,获得了正反两个方面的丰富经验。由于认识和实践受到历史的局限,这个课题没有得到顺利地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新道路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由此,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实际相结合,立足基本国情,坚持走自己的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段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逐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密不可分。我们党在开辟发展道路的同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人们从“左”倾错误理论和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实现理论新飞跃,开拓理论新境界提供了有利条件。紧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大胆吸收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正确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先后创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总结治国理政实践经验,制定适应发展要求和人民意愿的大政方针,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国家安危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排除各种干扰,推动我国持续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30年的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成功实行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深刻转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跃升。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发展到跃居世界第四,29年经济增速平均9.7%;告别了短缺经济,步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我们向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步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建设取得重大成绩,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着眼于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的变化,我们党从思想观念上完成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真正转变,在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从各方面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坚持党的指导理论与时俱进,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5.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答案C
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两次重要会议,正确分析中国主要矛盾变化和制定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是两次会议的共同点,而这些共同点归根到底都建立在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的基础之上,所以C应是两次会议最主要的共同点。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6. 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最主要的共同点是什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1956年中共“八大”�
方 针政策:在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在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提出团结国内外一切 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经济建设上提出了既反冒进又反保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实施: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但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方针政策: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进行拨乱反正。�
实施: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上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

7. 中共八大和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

相点同:
(1)都认为国家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斗争,
 (2)都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  
 (3)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不同点:  
 (1) 中共八大的 正确意见在实践中没 有 坚持下去; 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逐渐落实会议内容。   
(2) 中共八大 走苏联模式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八大和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

8. 中国共产党八大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两次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共十一届全会的召开具有什么重要

中国共产党八大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第二,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
第三,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第四,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会议重点:
  一、 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二、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的观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