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经验做法

2024-05-03 03:20

1. 疫情防控经验做法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新年的喜庆气氛还没来得及开始,一场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一场莫大的考验。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依然严峻复杂,疫情病例也在不断增长,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由于本次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备受关注,各类信息铺天盖地,其中不理性、伪科学的谣言也开始流传开来,给人们科学防控带来了困扰。例如别吃鱼,某地有121个鱼塘感染,中国被列为疫区国;吃大蒜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带毛巾或绒绒的外套容易吸附病毒等等。

尽管官方已经反复强调,多次辟谣,但新的谣言依然层出不穷。这些不实的言论不但影响了民众的判断力,还加剧了人们心理上的恐慌。

那么疫情期间,我们应做好哪些科学防控措施呢?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咳嗽和打喷嚏的时使用纸巾或者

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双手减少接触眼、鼻及口




(二)远离传染源

避免前往正在发生疫情的地区

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

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

陪护就医时,一定要正确佩戴好口罩






(三)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如周围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时

应增加通风换气次数

开窗要避免过堂风




(四)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强体育锻炼

注意休息

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

增强机体免疫力




(五)主动监测

主动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检测

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

家中有小孩的

要做早晚摸小孩的额头

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六)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

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

佩戴好口罩尽快就近就诊






你的心,我的心,万众一心;你的力,我的力,千钧之力。面对疫情,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重面对挑战,在困难和挑战前不惊慌、不退缩、不悲观。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相信我们的国家,致敬冲锋在一线保护我们的逆行者们。

希望疫情结束后,不只是春暖花开,还有平安的我们,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疫情防控经验做法

2. 疫情防控工作特色亮点做法

疫情防控工作特色亮点做法: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外出佩戴口罩。
2、主动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
3、办公场所要注意加强通风清洁,配备洗手液、消毒剂等防护用品。食堂也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建议错峰吃饭,减少聚集。
4、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5、出行前若无可疑症状,可正常出行。若出现可疑症状,建议居家休息和就地就医,待症状消失后再启程。

启动疫情预案,广泛开展宣传
支队召开专题会议迅速启动疫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一旦发现肺炎疫情能根据不同的疫情级别,采取相应对策,按照“早、快、严”的原则报告疫情。同时广泛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树立“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不落一人,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提高各队指战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制定了防疫七项措施,把病毒疫情拒之门外。

3. 疫情防控好的经验和做法

疫情期间如何防护

主要分工作区域防护和个人防护两个方面。

一、工作区域防护,主要包括:

1、上班途中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入楼工作时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入室办公时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4、参加会议时

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议开水浸泡消毒。

5、食堂进餐时

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

7、公共区域

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

8、公务来访时

须佩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且体温在37.2°正常条件下,方可入楼公干。

9、传阅文件

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

10、电话消毒

建议座机电话每日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增加至四次。

11、废弃口罩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二、个人防护方面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 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疫情防控好的经验和做法

4. 疫情防控措施和做法

15份防控技术方案经整理汇总如下:

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

一、工作前的准备

(一)保障防护物资配备。准备口罩、消毒剂、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体温计等防控物资。强化人员培训。安排专人进行消毒操作规程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培训,提升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在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入口处要提醒人员,必要时佩戴口罩。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利用各种显示屏宣传新冠肺炎及其他传染病防控知识。

(三)可增设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用于投放使用过的口罩,并注意及时清理。

(四)预防性消毒。日常以通风换气和清洁卫生为主,同时对接触较多的公用物品和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必要时对地面、墙壁等进行预防性消毒。

(五)对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实行每日健康监测制度,建立体温监测登记本。外地返回工作人员需进行登记,并按属地管理原则进行管理。每天上班前应当对员工进行体温测量。

(六)健康教育。对复工人员发放宣传手册,在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人流量大的地方张贴卫生防护海报,播放宣传视频,以及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定向推送防护知识资料。

二、场所内的卫生要求

(一)通风换气。

1.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

2.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当保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转正常。应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3.应当保证厢式电梯的排气扇、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运转正常。

(二)空调运行。

1.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并关闭空调加湿功能,确保新风直接取自室外、进风口清洁、出风口通畅。

2.定期对空调进风口、出风口消毒采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加强对风机盘管的凝结水盘、冷却水的清洁消毒;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进行。

(三)垃圾收集处理。

1.分类收集,及时清运。普通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口罩等防护用品垃圾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垃圾筒及垃圾点周围无散落,垃圾存放点各类垃圾及时清运,垃圾无超时超量堆放。

2.清洁消毒。垃圾转运车和垃圾筒保持清洁,可定期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垃圾点墙壁、地面应保持清洁,可定期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

(四)自动扶梯、厢式电梯。

1.建议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乘坐时应当佩戴口罩。

2.厢式电梯的地面、侧壁应当保持清洁,每日消毒2次。

3.电梯按钮、自动扶梯扶手等经常接触部位每日消毒应当不少于3次。

(五)地下车库。

地下车库的地面应当保持清洁。停车取卡按键等人员经常接触部位每日消毒应当不少于3次。

(六)会议室、办公室、多功能厅。

1.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2.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口罩,交谈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

3.减少开会频次和会议时长,会议期间温度适宜时应当开窗或开门。建议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等方式。

(七)餐厅餐饮场所(区域)、食堂和茶水间。

1.保持空气流通,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2.采取有效的分流措施,鼓励打包和外卖,避免人员密集和聚餐活动。

3.餐厅每日消毒1次。

(八)卫生间。

1.加强空气流通。确保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离效果。

2.每日随时进行卫生清洁,保持地面、墙壁清洁,洗手池无污垢,便池无粪便污物积累。

3.物品表面消毒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公共台面、洗手池、门把手和卫生洁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三、疫情应对

(一)设置应急区域。可在办公场所或公共场所内设立应急区域;当出现疑似症状人员时,及时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二)加强健康监测。员工在岗期间注意自身健康状况监测,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做好自我管理。经营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员工轮休。

(三)出现疑似病例应对。当员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安排就近就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其工作活动场所及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经营场所须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实施隔离观察。

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

为指导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落实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做到稳步有序复工复产,根据《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疫情防控组织领导

1.成立疫情防控机构。企业主要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成立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建立内部疫情防控体系,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

2.落实疫情防控责任。企业要将防控责任落实到部门、班组、岗位和个人,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生活保障、治安保卫等工作。配备专人负责体温检测、通风消毒、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宣传教育等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疫情防控情况的收集和报送工作。

二、加强员工管理和健康监测

3.有序组织员工返岗。提前调度掌握返岗员工健康情况,对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员工,合理组织分批次返岗。对返岗员工能够集中运送的,鼓励采取专车或包车等方式运送并做好防护。

4.严格返岗员工管理。建立员工健康台账,按照当地要求进行报备和分区分类进行健康管理。设立可疑症状报告电话,员工出现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向本单位如实报告。

5.做好日常体温检测。每天在员工上下班时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指定专人每天汇总员工健康状况,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三、工作场所疫情防控和管理

(一)矿山企业。

6.厂区出入口登记与管理。对进出厂区的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发现体温异常人员立即将其转移至临时隔离区域,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加强外来人员登记与管理,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外来人员进入;确需进入厂区的,需询问单位、健康状况、接触疫情发生地区人员等情况,体温检测符合要求并佩戴口罩,方可入厂。

7.井工矿防控管理。按照采矿、掘进等不同工序作业特点,采取错时上下班制,合理分流,有效避免人员集中出入井。

分时段、分批次乘坐罐笼、人车、架空乘人装置(猴车)和无轨胶轮车等运输工具,罐笼、人车和无轨胶轮车设定乘坐人数上限并分散乘坐,架空乘人装置(猴车)加大间距。

缩短班前会时间,会议室保证通风良好,参会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增大座位间隔。

采矿过程中如打眼、支护、瓦斯抽采等作业应当避免人员聚集,工作面回风侧应当尽量减少作业人员数量和工作时间。

合理组织安排班中餐,确保分时段、分区域、分批次就餐。

在安全允许的条件下,使用有效的消毒剂(禁止使用酒精)每天定时对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巷道路面、硐室和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井下作业前应当对频繁接触的设备设施和劳动工具等进行消毒。出井口设置洗手池,配备必要的洗消用品。人员出井交还的矿灯、自救器、人员定位卡等应当消毒后再归还。

更衣洗澡分时段、分批次进行,应当使用淋浴,洗澡时增加与其他人距离,洗澡更衣后尽快离开。

8.露天矿防控管理。穿孔、装载、运输作业优先使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带空调驾驶室的设备,司机换岗时应当对驾驶室进行消毒处理。车辆进出时,门卫室值班员和司机应当避免不必要的接触。

9.其他矿山开采防控管理。针对有多人操作的设备,应当定时对操作按钮、把手等人员接触频次高的物体或部件表面进行消毒,允许佩戴手套操作的岗位,员工尽量佩戴手套进行操作。

(二)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企业。

10.厂区出入口登记与管理。对进出厂区的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发现体温异常人员立即将其转移至临时隔离区域,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加强外来人员登记与管理,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外来人员进入;确需进入厂区的,需询问单位、健康状况、接触疫情发生地区人员等情况,体温检测符合要求并佩戴口罩,方可入厂。

11.工作场所清洁和消毒。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卫生,定期消毒。做好工作场所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应当对操作按钮、把手等人员接触频次高的物体或部件表面定时消毒。操作岗位允许佩戴手套的,员工尽量佩戴手套进行操作。

12.工作场所通风换气。工作场所应当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首选自然通风,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辅以机械通风。采用机械通风的厂房,应当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人均新风量应当≥30m3/h。使用中央空调通风时,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对空调系统进行管理,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洗,对空调回风口过滤网进行消毒。采用全新风模式时关闭回风系统。

5. 防疫情好的经验做法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服务,希望确定个人见解能帮到你,以下是我的个人见解仅供参考和学习。

一、坚持以上率下,拧紧疫情防控“压力阀”。
疫情发生后,东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时召开贯彻全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精神会议,研究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防控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宣传信息、随访工作、后勤保障、治安巡逻、市场监督等6个工作组。防疫指挥部先后召开2次疫情防控紧急会议、3次疫情防控调度会、1次包联人员疫情防控工作业务培训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大宣传力度,织密疫情防控“防控网”。
一是立足现有条件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充分村村通广播、街巷长小喇叭全天候播放疫情防控知识,悬挂宣传条幅400余条,发放疫情防控倡议书、明白纸12000余份,张贴疫情防控公告400余份。二是创新宣传形式强化宣传效果。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网络媒体等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推送疫情防控知识,同时出动宣传车在重要时段、地点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截止目前,东城街道通过微信群、微信工作号宣传疫情防控信息20000余条,运用宣传车宣传200余小时。

三、坚守职责履职,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
疫情发生后,东城办事处全体干部职工在1月27日(大年初三)全部取消休假奔赴防疫第一线。制定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迅速组织办事处工作人员、村干部、卫生院工作人员、民警、民兵等人员奔赴防疫一线,街道工作人员、村干部、民警、民警全部到岗到位。

四、坚持网格管理,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坚持疫情防控的网格化管理,组建97人的疫情防控三级网格员队伍,进村入户进行疫情防控排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病毒消杀等工作,网格员成了疫情防控形势的监测员、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员、疫情防控一线的战斗员和隔离群众的跑腿员。并为提高网格员的自我防护能力,特邀请邀请东城卫生院省派业务院长刘顺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知识进行讲解,网格化管理打通了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防疫情好的经验做法

6. 疫情防控措施和做法

疫情防控措施和做法: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外出佩戴口罩;
2、主动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
3、办公场所要注意加强通风清洁,配备洗手液、消毒剂等防护用品。食堂也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建议错峰吃饭,减少聚集;
4、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5、出行前若无可疑症状,可正常出行。若出现可疑症状,建议居家休息和就地就医,待症状消失后再启程。


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隔离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
(二)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点、疫区进行卫生处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措施;
(三)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对传染病疫情的处理。
第四十一条 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上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
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隔离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7. 疫情防控怎么做

疫情防控措施和做法: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外出佩戴口罩;
2、主动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
3、办公场所要注意加强通风清洁,配备洗手液、消毒剂等防护用品。食堂也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建议错峰吃饭,减少聚集;
4、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5、出行前若无可疑症状,可正常出行。若出现可疑症状,建议居家休息和就地就医,待症状消失后再启程。


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隔离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
(二)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点、疫区进行卫生处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措施;
(三)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对传染病疫情的处理。
第四十一条 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上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
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隔离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疫情防控怎么做

8. 如何做到疫情防控

(一)密切接触者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 2 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流行病学调查专业人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大数据信息,依据以下原则判定密切接触者:
  
  
 1.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2.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3.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
  
  
 4.在办公室、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 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5.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6.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7.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 米内)人员, 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 友等);
  
  
 8.暴露于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 人员;
  
  
 9.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 准的人员。
  
  
 (二)密接的密接
  
  
 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 2 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 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 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调查中要以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 家属和同事等人群为重点。
  
  
 (三)一般接触者
  
  
 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 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 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虽然我们都打了疫苗,但是防控方面也不能掉以轻心。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才能赶走新冠,赶走德尔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